今秋重磅展:去故宫,赏「萬紫千红」
秋天去故宫,绝不能错过这个应景的重磅展览——
萬紫千红
——中国古代花木题材文物特展
这也是国内外首个以“花木”题材文物为主题的综合展览。
图片来源:微故宫
其实,“花卉”这个词是清代以来才频繁使用的概念,之前更多使用的就是“花木”的概念。相比之下,“花木”的范畴更广泛,除了我们惯有思维里的梅花、牡丹这些花卉之外,更包括了竹、松、蔬果等。
整个展览超过300件(套)展品,满满当当占满了午门正楼、东西雁翅楼三个展厅,也就相对应设置了三个展览单元:
第一单元“四时写生”,主要展出精工写实风格的花木画作品。
已经看过展览的朋友们可能会觉得有点奇怪,为什么整个展览的第一幅画是一幅仇英,之后才是各种宋画。
因为这一单元的展品是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排列,仇英的这幅是一幅“春兰”,所以就放在了第一的位置。
明 仇英 兰花图页
第二单元“清雅逸趣”,主要展出了纯水墨或淡设色的文人画家的作品,体现了各时代文人画家的高洁雅正。
南宋 赵孟坚 墨兰图卷
第三单元“寓情寄意”,展品更多是与花木有关的瓷器、漆器、衣物服饰等文物,也展示出了花木被赋予的情感和所代表的吉祥寓意。
明 仇英 贵妃晓妆图页
“皇家艺术学院赵院长”
看到“花木”,能想到会展出宋代的花鸟画,但没想到这两年在书画展上一直被吐槽的故宫这次一口气拿出了这么多宋代花鸟画。
宋 出水芙蓉图页
宋 夜合花图页
花鸟作为一种图案纹饰,最早出现在新时期时代;而花鸟画作为一种独立的表现题材始于魏晋时期。
宋人重法,绘画也往往经过反复推敲,我们常听的“五日一石、十日一水”就体现出宋代画家的精益求精,在花鸟画上更是观察细微、刻画精致。
和喜欢华丽富贵花卉的唐代不同,从选择的花卉品种上就可以看的出来,宋人对花木的喜爱更偏向于品格和意境。
宋朝建立之初,确定的国策之一就是“抑武扬文”,对书画尤为重视,几代君王都崇尚着对书画的喜好。说到这儿,必然要提到的就是宋徽宗赵佶。
他热爱画花鸟画自成“院体”、开创了新的绘画流派“工笔画”、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皇家艺术学院”,并且亲自出题招考学生,后人对宋徽宗的评价是“诸事皆能,度不能为君耳”。
宋徽宗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但是谁都不能否认他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一个称职的皇家艺术学院院长。
宋 赵佶 梅花绣眼图页
工笔画在唐朝初见端倪,宋徽宗赵佶把这种画法钻研到了极致,并且建立了完整的技法体系。赵佶尤爱花鸟画,并且提出要“形神并举”。为了做到“形似”,他要求做到“观察入微”。
之前就有网友对比了赵佶所画的花鸟和“本尊”。
既然追求“神似”,赵佶在画鸟雀的时候发现,各种笔法都不能画出鸟雀眼中的神采,尝试了多种画法之后,他选择用生漆给鸟雀点睛,鸟雀顿时富有了神采。
北宋邓椿所著《画继》中就写了赵佶画鸟类“多以生漆点睛,隐然豆许,高出纸素,几欲活动……”这次展出的《梅花绣眼图》中,绣眼鸟的眼睛就是用的这种方法。
另外,画最明显的自然是画幅左上角徽宗的“御笔”署款和 “天下一人”花押。
“村梅”扬无咎
记载中,宋徽宗赵佶在看过扬无咎画的墨梅后评价是“村梅”,之后扬无咎便称自己是“奉敕村梅”。
与宋代宫廷画家所花的梅花相比,扬无咎的《雪梅图》可以说是平淡质朴,一改此前画家画梅多用白粉敷色,而用墨线圈出梅花的花瓣。
这次展出的这幅《雪梅图》尤其特别:以淡墨铺满了整张绢底,用留白的方法留出了梅枝和竹叶上积雪的部位;枝干画法粗放,有些地方可以看出有书法中“飞白”的感觉;构图上,梅竹从画左倒垂斜出,整幅长卷大面积留白,仅有一枝梅竹,寒冬的凌冽、梅竹所寓意的高洁跃然纸上。
宋 扬无咎 雪梅图
扬无咎师法李公麟,擅画水墨人物画,认为松梅竹石不过是笔墨游戏,可偏偏如今他存世的真迹只有墨梅,两幅仅存的墨梅不仅是现存最久远的墨梅,后世历代画家所画的墨梅依稀都可以看到扬无咎的影响——按照展厅的顺序,很快后面就可以看到唐寅、八大画的墨梅。
明 唐寅 墨梅图轴
“遥映人间冰雪样”
提到中国花鸟画,必须有姓名的就是恽寿平了;提到恽寿平,就不得不说说他的“好基友”——清初“四王”之一的王翚。而恽寿平也正是觉得自己在山水画上的造诣永远也不能超越王翚,才果断专攻花鸟。
清 恽寿平 建兰图卷
恽寿平的花鸟最早学北宋徐崇嗣,逐渐用彩墨替代了墨笔,直接作画,也就是“没骨”画法。简单粗暴地说,对比宋代的花卉,“没骨”画法所描绘的枝叶花瓣没有了周围的一圈勾边儿,花卉也显得更加清雅动。
我们看一个人的画作也好、书法也好,这个人的人生经历、生活境遇多多少少都会体现在他的作品风格中(请自行对比同为“明四家”的文徵明和唐寅)。
清 恽寿平 山水花卉图册
那么,透过恽寿平可以称得上唯美的画作,是不是觉得他一定是一个“人生赢家”?事实上恽寿平的一生曲折的简直比电视剧还精(狗)彩(血)。
恽寿平出身世家、书香门第、官n代,堂伯是明朝著名山水画家,恽寿平年少时曾跟随伯父学画。
清兵入关后,恽寿平的父亲毅然决然带着儿子们加入了抗清队伍。抗清失败,恽寿平二哥不知所踪,父亲由于外出求援而幸免于难,当时只有十五岁的恽寿平则做了清军的俘虏。
在当俘虏的日子里,缘于他的绘画才能,被当时清军将领闽浙总督陈锦的夫人收为养子。
没几年,总督陈锦遇刺,夫人带他到灵隐寺给陈锦超度亡灵,施法的众僧中,有一位就是恽寿平失散多年的亲生父亲!最后,寺庙住持出面,谎称恽寿平寿命不长、命中应当出家,把他留在了寺中,亲生父子得以相认。
清 恽寿平 桃花图轴
恽寿平一生生活清苦,死后家人无力治丧,还是好友王翚为他料理了后事。很难想象有着这样经历的一个人,是怎样画出这么清新、纯净的花卉;也许正是因为有如此的经历,画作才能如此淡然、高洁吧。
罕见出场的“本尊”
今年春天的故宫书画展,展出了乾隆仿钱选的一幅画。
乾隆仿钱选观梅图轴
乾隆模仿过很多历朝历代知名画家的知名画作,大多我们都“耳熟能详”,唯独这幅《仿钱选观梅图》的本尊很少有人见过,没想到在这次特展中见到了“本尊”——
钱选《西湖吟趣图》
甚至很多故宫的工作人员都说是第一次见到这幅画。
元 钱选 西湖吟趣图卷
钱选,有的人可能会觉得不太熟悉,那么赵孟頫这个名字,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在元代初期文坛上,钱选和赵孟頫及其他六位文人并称“吴兴八俊”,对于赵孟頫来说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而与赵孟頫不同的是,历经朝代更迭,钱选选择了隐居不仕,甚至烧掉了之前自己写的所有经学作品,更是写下了“不管六朝兴废事,一樽且向图画开”如此的诗句。
这幅画画的是北宋诗人林和靖隐居西湖孤山“梅妻鹤子”的故事:林和靖伏于石案上,凝视花瓶中的折枝梅花,身后有童子在火盆前取暖以及一只白鹤。“梅妻鹤子”也被代指隐居生活,这也呼应了钱选的人生经历。
这次特展还同时展出了一幅钱选的花卉作品《花鸟图》,这也是这次特展唯一一幅借展的作品,来自天津博物馆。
元 钱选 花鸟图卷(局部)
元代花鸟画最初沿袭两宋花园的工致风格,随着文人画的发展,逐渐开始转向对文人意趣的表达。如果说看宋画看的是专注、精研,那么看文人画就是要看气韵、品格。
除此之外,我们经常在各种文创产品、表情包里见到的“雍正行乐图”系列,这次也有“本尊”现身——
《雍正帝行乐图》
清 佚名 雍正帝行乐图轴
这一幅也是各种雍正行乐图里比较少见的一幅。
以及雍正“十二美人图”系列。
清 佚名 雍正围屏美人图
虽然现在被装裱成了画轴,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这一套“十二美人图”当时是一架十二扇围屏上的画面。
对于这十二美人,是雍亲王的福晋等真实存在的人物,还是雍正自己想象中的美人;她们所穿的是真实历史上的古装,还是经过了艺术处理加工……些许正是现在仍然在讨论的种种问题,更增添了文物的魅力。
“冰山一角”外
今天介绍的这些展品可以说只是“冰山一角”,这次“花木”题材特展中还有北宋赵昌的《蛱蝶图》。
南宋马麟的《层叠冰绡图》。
清代陈枚的《月曼清游图册》。
清 陈枚 月曼清游图册(之一)
沈周、文徵明、石涛、八大等人的绘画精品。
明 文徵明 三友图卷(局部)
康熙十二花神杯。
康雍乾时期的粉彩瓷器。
清 雍正粉彩八桃图天球瓶
清 雍正粉彩荷塘图玉壶春瓶
清代后妃佩戴的料石钿子、点翠簪子等器物类珍品。
清 银镀金事事如意纹簪
料花钿子
当然,再多的图片、再详尽的介绍也无法代替置身于展厅内的感受,在北京最美的季节,大家一起登午门、赏万紫千红。
去不了的朋友,可以去故宫官网体验360°线上全景展厅哦。
长按识别二维码直达
▼
▍萬紫千红——中国古代花木题材文物特展
展期:2019年9月3日——10月31日
开馆时间:8:30——17:00(周一闭馆)
展馆地址: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
门票价格:不单独售票,凭故宫门票免费参观
展品清单
图片来源:微故宫
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官网、微信公众号“微故宫”及作者自摄
往期珍赏 · 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 即可阅读)
多棱镜游学:长按识别左图二维码关注,收获最全面的文化游学信息与最有趣的历史、文化知识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
可查看约稿函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微信群: 扫下方二维码即可
(人已满员,小编正在开拓新号,
若好友申请未通过请过几天再尝试)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